腎是人的“先天之本”,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棵大樹,腎就是樹根,吸收、傳遞營養充足,大樹才能枝繁葉茂。腎虛(男人腎虛吃什么)了,可能引起各種健康問題。然而,人們常常會夸大腎虛(腎虛),很多人把出汗多、腰酸背疼、性欲下降等與腎虛劃上了等號,一出現這些癥狀,就自行盲目補腎(補腎吃什么好),耽誤了病情。與之相反,有些與腎虛有關的疾病,人們卻沒有意識到。
1、左(左耳耳鳴)都是腎虛
很多人認為,凡是耳鳴(耳鳴吃什么好?)都是腎虛引起的,這并不準確。腎開竅于耳,腎精不足則聽力減退,出現耳鳴,可能表現為耳內有蟬鳴聲、嗡嗡聲、嘶嘶聲等。因此,當出現耳鳴、煩心、聽力下降等癥狀時,可考慮為腎陰虛(腎陰虛)。
但耳鳴并不都是腎虛引起的,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。風熱侵襲型耳鳴,音調較低沉,耳內有脹滿、堵塞的感覺,常伴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肺經表癥,治療應從肺下手。肝火(肝火旺)上擾型,則耳鳴聲較大,與情緒變化關系密切,多伴有口苦、心煩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癥狀,應清肝瀉熱。
痰濁上壅型耳鳴,耳內脹悶、堵塞感明顯,可伴有胸悶,舌體多較胖、邊緣有齒痕,治法應以化痰降濁、和胃開竅為主。脾胃虛弱型耳鳴,患者多表現出精氣神差、疲乏無力,治療上要健脾益氣?梢,并不是所有耳鳴都屬于“腎虛”,片面補腎(補腎)是不正確的。
2、腎虛才會腰痛
腎主骨,腎氣衰敗可誘發骨質疏松,導致腰酸背痛,但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腎虛,還可能是腰肌勞損(腰肌勞損形成原因)等其他疾病。腎虛引起的腰痛在老年人中相對其他年齡階段的人來說,比例要大一些,但總的看來,腎虛導致腰痛,其所占比例實際上還不到1/4。
腰部脹痛,伴有腹部不適,脈搏較快,多為郁怒不解傷了肝,治療應著重養肝調氣;心情低落整天憂愁,腰腹部連著疼,消化功能減弱,多為思慮傷脾,可以適當健脾。
腰疼并且疼痛感可以向上放射到背脊,覺得后背有冰涼感,喜歡熱療,多為風寒伴有濕邪阻滯腰部經絡所致,應溫散寒濕。腰間墜疼,腫脹發熱,久坐、熱天、雨天時加重,大多是濕熱所致,治療上應該化濕清熱。
閃著腰后,出現腫脹疼痛,怕被按揉,一碰就疼,多為氣滯血淤,應順氣活絡。
腰痛,并且心煩體熱、口渴想要喝水,但大小便卻不通暢,多為邪火侵犯后體內有熱聚集,應瀉火清熱。
可見,不同腰痛表現和病因都不一樣,如果不辨證,一遇到腰酸背痛就認為是腎虛、一補了事,肯定行不通。
3、陽痿(陽痿吃什么好)等于腎虛
陽痿等性功能障礙與“腎虛”有關的思想似乎早已深入人心,鋪天蓋地的都是補腎壯陽(壯陽)的宣傳,這有些過了。的確,腎為藏精之府,主生長及生殖,腎氣衰微會使生殖能力衰退。但是,并非所有陽痿都是腎虛導致的,兩者之間絕對不能劃上等號。
北京中醫(中醫體質)藥大學一項針對700多名陽痿患者的調查顯示,只有不到1/3的人是由腎虛引起的。陽痿的原因有很多,除了腎虛之外,傳統醫學認為,心脾兩虛、恐懼傷腎、肝氣郁結、濕熱下注、淤血阻絡等都可以引起陽痿。
因此,陽痿不是單單補腎就能夠解決的,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因進行治療,千萬不要一出現陽痿就盲目補腎。
4、多汗必然腎虛
一些人特別愛出汗,就覺得一定是腎虛,開始吃一些補腎的藥,這樣做并不一定正確,即便是腎虛引起的多汗,每個人的情況也并不相同。
腎主水液,腎不好就會影響津液代謝的平衡,容易出汗多。一種是自汗,稍微動一下就出汗,多為氣虛(氣虛),可能為腎氣虛,但還要考慮心氣虛、肺氣虛、脾氣虛或肝氣虛的可能,老人和產后身體虛弱的女性容易出現這個癥狀。
另一種情況是盜汗,入睡后,在半夜或黎明時分,胸部、背部、大腿等處出汗量較多,但睡著出汗,醒來汗止,一般由臟腑陰虛引起,腎陰虛只是其中一個可能原因。
有的人平時手心、腳心、腋窩容易出汗,這多由“脾胃濕蒸,旁達四肢手足”所致,一般還會伴有脾胃失調、胃腸不適等表現,每當吃飯時,就會大汗淋漓、身體發熱,這類患者要以瀉胃火為主,注意清淡飲食,不要吃得太油膩。還有人因濕氣(濕氣重吃什么好)太重,額頭部位愛出汗,平時要多吃利水排濕的食物,如薏米(薏米的功效與作用)、山藥(山藥的功效與作用)等。
此外,尿頻(尿頻)也不一定是腎虛引起,臨床上肝郁、膀胱濕熱也是常見原因,平時要注意調節好情緒,可以吃一些薺菜、車前草等。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